• 章节目录

小说简介

精品小说《北伐快成功,十八道圣旨召我回京》,类属于穿越重生风格的经典之作,书里的代表人物分别是云彻杨奇,小说作者为指尖星火,文章无删减精彩剧情讲述的是:自己此次若想突破二品武夫,还真是难了。传闻突破二品,便是脱胎换骨般的蜕变,自从穿越之后,云彻最大的目的就在于此。而他沙场……

精彩章节

“放肆!你真要逼朕杀了你?”

这一刻,赵皇震怒!

匹夫一怒,血溅十步,帝王一怒,伏尸百万!

赵皇自然做不到一怒伏尸百万的帝皇,但其一怒之下,整座宣德殿依旧陷入了震动。

在座臣子全都出列,跪伏在地上。

“吾皇息怒!”

“陛下息怒,其中定有隐情,云将军岂会如此不顾大局?岂会焚毁圣旨?”

“是啊陛下,到底如何,还需彻查!”

“息怒?要朕如何息怒?”

赵皇自登上帝位已经十八年,其在位能让一个山河破碎的国祚,重新振作。并且此前能以大魄力,发出类似于“群雄割据”的帝令,丝毫不怕地方割据,反而能在短短的数年,将地方完全收服,万民也纷纷归心。

足以证明,这位根本不是一个无能的帝皇。

权衡朝堂,笼络臣民的手段,更是仿佛与生俱来。帝王之心,更是如同深渊,常人难以推测。这些年来,他的养气功夫也逐渐加深,他也自认为,自己能坐到真正的泰山崩于前,而毫不改色。

可是,眼下发生的一幕,却让他倍感耻辱。

私自焚毁圣旨,且按照时间来算,是接到的第一时间,或许只是看到了上面的内容,没有任何犹豫,就直接将其丢在了“火堆”里。

其是那么的果断,那么的毫不犹豫,仿佛就像是随意的扔了一个不需要的破烂玩意?

他是从始至终,就没有把朕放在心上吗?臣子对于君的恭敬呢?

朕是赵国的天子,他只是赵国的臣!

而更让他感到愤怒的,是方才韩锦的那番话。

在京多位大臣,左右相、五姓望族、贵戚名门,乃至他这个赵国天子,数番谋划,关于赵国未来,国本的昌盛荣辱。

结果议了这么多,比不上他随手的焚毁圣旨?

百官怎么看?天下人怎么看?

巨大的愤怒和杀意猛地在心底升起,赵皇目光看向四方。

忽然。

他似乎想到了什么。

脸上的怒意瞬间消失,整个表情也变得平和下来。

缓缓的坐在龙椅上,徐徐一叹……

“诸卿……起来吧,兴许,其中真有隐情。”

话音刚落。

宣德殿内,已经惊惶的百官却纷纷抬头,一脸惊讶,陛下这是……态度为何转变如此之快?

而看着百官迟疑,赵皇看了一眼金崇之。

后者先是疑惑,随即立刻明白了什么,赶紧说道:

“的确,陛下,其中应该有所隐情,还需彻查。”

“也罢!”

赵皇点了点头,旋即看向四周。

“那还等什么?尔等去查。”

说着,赵皇摆了摆手,摆明了已经有退朝之意。

群臣也不是傻子。

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,他们内心也在震撼之中,知道此地不能久留,于是纷纷告退,想着回去之后赶紧打听前线的消息。

而不一会儿,等到群臣纷纷离开之后。

一直未动的金崇之,这才抬头,看向赵皇!

“陛下?”

两字刚刚出现,下一刻。

“砰!”

却见赵皇伸手,将桌上的一切,全都扔了下去。

“此贼,真该杀!”

金崇之也脸色阴沉,“陛下所言及是,不过刚才陛下所为,却让微臣佩服。”

不等赵皇开口,他就立刻说道:“陛下能忍住一时怒气,实乃我赵国千古难遇的明君!可惜,云彻为陛下钦点的北伐大将军,此次却是一意孤行,分明是有拥兵自重,犯上逆乱的不臣之心。”

“此次焚毁圣旨的消息一出,我赵国上下臣民也该知道,云彻包藏祸心,意图不轨,反倒是陛下宽宏大量,实乃仁君。”

对于金崇之的推崇,赵皇不置可否。

而是道:“说这些没用,现在该如何?如果让云彻继续打下去,真的收复帝京,接下来怎么和谈?到时候得罪拓跋群雄,让那二品武夫南下,朕十八年心血,岂非真的要付之一炬?”

金崇之似乎早就胸有成竹。

“陛下放心,臣谅云彻也收复不了帝京,毕竟虽然号称三十万大军,但军中早已没有粮草,长则十日,短则五日,军中定然生变!更不要说,其麾下将士,大多父兄子女,都在赵国之内,他们焉能与云彻一样,做那祸乱九族之事?其若真有异心,定有忠义之士,将其枭首,带回京城!”

“此事,朕也明白。”赵皇叹道:“可悲,自古明君防权臣,朕当初接过这山河破碎的祖业,兢兢业业才有今日,却不想,还是养虎为患!”

“如此臣子,倒行逆施,一味只想着自己的私利,妄想坐大。就算是这昭然若揭的狼子野心,你看看,朝堂之内,还有那么多的臣子为其求情!如此多的党羽,欺人太甚!”

“北伐北伐?是朕支持他,他才能北伐!”

“可这么简单的道理,为何他们都不明白?为何今日还要为难于朕?”

金崇之躬身,言语之中,已经多了许多悲意,“陛下息怒。”

“唉,满朝文武,朕都要一一权衡利弊,想发怒却不能发,不敢发,想做什么却受制于人,也就只有你,才真的明白朕的心思了。”

金崇之惶恐低头,“臣岂敢?”

而赵皇缓缓坐下,再度道:“和谈在即,朕绝不能让云彻真的攻破帝京,乱我大事!”

金崇之先是蹙眉,似乎想了许久。

随后才道:“今日朝堂之事,瞒不住人,想必最多两日之内,云彻那边就会知晓。”

赵皇脸色一变。

金崇之连忙又道:“不过这也多亏,陛下方才并未发怒,臣有一计。”

赵皇连忙看去,“陛下可再发圣旨!召云彻回京。”

“再发?云彻都焚烧了朕的圣旨……”

“陛下,焚烧并不代表云彻此刻要拥兵自重,而是到了北伐的紧要关头,帝京就在前方,攻打帝京,可谓其北伐夙愿,朝野上下,大多臣子都是如此。”

赵皇缓缓点头。

在场二人,其实都各有心思,起码心照不宣的一点都是:云彻并无丝毫不臣之心。

只是,眼下其必须有“不臣之心”!

“陛下此次所发圣旨,第一,要言辞温和,要让天下臣民都看到……云彻攻下四郡,理应速速回京,陛下与群臣要同贺其功劳,封其功、赐其爵!”

“第二,陛下也要言说如今朝廷的难处,多年来维持四方征战,朝廷早已没有钱粮,无法再支持北伐,让将军速速回京,休养生息才是正策!”

“第三、陛下可许其大愿,同样也让天下臣民都看到,下次丰收之后,运转粮草,陛下倾尽全力,整合三军,也要支持云彻再度北伐!“

说完这三点。

赵皇已经明白,金崇之到底是怎么想的。

他目光一闪,而后缓缓点头。

“不错,他只有短短数日粮草,不想全军崩溃,只能立刻回京。但又不能让其升起警觉,只能温言相劝!只要其回京,便误不了和谈大事。”

“陛下英明!”金崇之连忙点头。

“也罢,朕就再发圣旨!”

金崇之再道:“除此之外,陛下还要再给其他两路大军,以及云彻监军杨奇正,各发一道密旨,阻挠其进攻帝京,必要时刻,也可当机立断,捉拿其回京!”

赵皇徐徐点头,“既然如此……朕就连发三道圣旨!甚至,朕还要让灵蕴为其手书一封,只要其回京……”

话音刚落,金崇之先是面色一变,然后也是暗暗点头。

当今赵皇只有一个长女,其名:赵灵蕴!

而朝堂传闻:云彻与其关系密切,能成为北伐大将军,更是有其背后支持。

当今天子,为何如此相信云彻,甚至愿意让其统率三军?

可不只是其领兵作战,攻无不克战无不胜。其中最大的一个理由,又何尝不是,其本身就值得信任?

只是。

昔日恩宠,早在其一意孤行、拥兵自重之后,就早已烟消云散!

细数历史,此类武将……

皆该杀!

而几乎就是在半个时辰后。

临安城,云层之中,啼鸣之音响起,下一刻,其赫然朝着北方而去,短短时间,便如流星,消失不见。

同类推荐

主编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