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

第6章

杨云在侯府生活这么多年,见过不少世面,当然不会被青山村的阵仗吓住。

他整整衣冠,迈步走到老者身前一丈左右,躬身行礼。

“后辈杨云,见过族老。”

族老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。

青山村的年轻人对他很尊重。

像杨云这样,懂得规矩,知道怎么行礼的人却没有几个。

他抬手虚扶一下,示意杨云直起身子。

“不必多礼。你和你娘刚回青山村,可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?”

青山村的条件不能跟侯府相提并论,杨云不习惯的地方多的是。

他面上却没有丝毫不满,垂首回道:

“多谢族老关心。青山村是我家,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。”

杨云听得出来,族老对他虽然满意,字里行间却有几分疏远之意。

不用想也知道,肯定是二叔杨玉昭,在族老面前说过些不好听的话。

他得想办法把这个印象扳回来,不然母子二人连唯一的落脚地都要丢掉。

族老杨四德对杨云的回答很满意,瞟一眼站在另一边的杨玉昭,清清嗓子说:“姜梅,杨云,知道叫你们两个来祖庙干什么吗?”

被叫到名字的姜梅身子微微颤一下,弱弱地开口,“我......我不知道。”

杨四德挺起腰杆,脸色庄重肃穆地说:“姜氏,你与杨玉明十八年前成婚,当时我还吃过你的喜酒。”

“只是我没想到,玉明死后,他儿子的身份却出现问题。”

“今天我当着列祖列宗的灵位问你,姜氏,杨云是杨玉明的儿子吗?”

凡是家族,血脉都是头等大事,源流必须清晰可靠。

之前青山村的人都以为,杨灿是杨玉明的骨血。

没想到,姜梅却搞出个惊天秘密,

杨灿是天应府侯爷的儿子!

她带着杨云回来,杨家的人害怕她再来一回。

杨四德才在祖庙议事,以正视听。

姜梅没经过这种事,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,低声啜泣。

杨云走到姜梅身边,目光坚定地看着杨四德朗声问:

“小子斗胆,敢问族老,我若不是杨玉明的儿子,为何要回到这个偏僻的山村?”

“刚才在我家,我已经跟二叔解释过一遍。”

“我当着族老及全村的人再说一遍。”

“从今天开始,杨玉明是我的父亲,日后每逢清明重阳,我都会去他坟前洒扫祭拜!”

“如违此誓,祖宗不佑!”

祖庙中的人神色一凛,以祖宗之名起誓,这份量相当重!

连一直心怀疑虑的杨玉昭都相信几分,心中想着该用另外一个办法,拿到那块地。

杨四德见杨云的话掷地有声,轻声跟几个族老商议几句,最终点头,

“既然你敢以祖宗之名发誓,从今以后,你是我青山村杨家的人!”

“来人,把族谱请出,将杨云的名字誊写上去!”

杨玉昭已死,以青山村的条件,根本没办法证实杨云是不是他的儿子。

在这种情况下,杨云的誓言,反而是一种比较有力的证据。

何况,杨玉昭在青山村都不算有钱,没有哪个大小伙子,会主动认他做爹。

见杨四德将他的名字誊写在族谱上,杨云扶着姜梅缓缓站起来。

从今天以后,他的身份再也不是问题。

杨四德将名字写好,看向杨云的眼光中多几分亲近,

“杨云,日后在村里遇到什么难处,尽管开口,大家会一起想办法帮你解决的。”

杨云扶着腿软的姜氏,冲着杨四德躬身致谢,

“多谢族老关怀,如果没有别的事,我和我娘先回去了。”

母子二人刚回到青山村,还有很多事要忙。

杨四德轻轻点头。

今天最重要的事是杨云的出身问题,既然已经搞清楚,那可以散会回家了。

没想到众人刚准备离开,却见一直伫立不动的杨玉昭上前一步,冲着杨四德拱手说:

“族老,我有件事要说!”

刚准备起身的杨四德又坐回去,看着杨玉昭满脸笑容地说:“玉昭,你有什么事?”

作为杨家最有学问的读书人,就算是族老,要给杨玉昭三分面子。

杨玉昭从怀中拿出一张字条,双手呈给杨四德,侧头看着杨云母子说:

“族老,玉明生病之时,曾向我借过十两银子,约定一年之后归还。”

“只是没想到还钱之日刚到,玉明撒手人寰。”

“当时我想姜氏一人生活不易,故此没有着急追讨。”

“而今玉明的儿子回来,父债子还,他应该把这十两银子还我。”

十两银子!

这已经是庄户人家一年的收入!

四周的杨家人议论纷纷,没想到杨玉昭和杨玉明的感情这么好,这么多钱说借就借!

唯有杨云眼睛微眯,刚解决出身问题。

杨玉昭又拿出一张借条催他还钱。

此人为得到父亲留下来的房子,真是贼心不死!

祖庙中的族老看看借条,都认为没有问题,接着递给姜梅。

“姜氏,你是否知道此事?你看看借条上的指印,是不是玉明的?”

姜梅不知道丈夫背着她,借过这么大一笔钱。

她用颤抖的手接过借条,仔细看半天后确认,这确实是杨玉明的指印!

“娘,借条有问题吗?”杨云见姜梅久久不语,低声问道。

姜梅歉意地看杨云一眼,早知道青山村有这么多麻烦,她不会带他回来。

只是木已成舟,再后悔也没什么用。

姜梅只能闭着眼睛,艰难地点点头。

杨云眉头紧皱。

十两银子,这对以前的他,只是随手打赏下人的小钱。

但他不再是天应府世子,十两银子成一个天文数字。

一边,杨玉昭看到姜梅点头,心里都要乐出花。

这张借条是杨玉明病重之时,稀里糊涂签下的。

杨玉昭根本没有把钱给他!

杨玉明死去,事情真相已经无人知道,杨玉昭说什么是什么!

想到这里,杨玉昭故作大度地对杨云说:

“看在同族的份上,你们要是拿不出钱,用那几间破草屋顶账,我吃点亏就吃点亏。”